天下足球网

图片
网站支持IPv6

移动版

无障碍版

微信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智库信息 > 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

隆国强:坚持胸怀天下,推进大国开放

发布时间:2021-12-10 10:5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打印】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总结的重要历史经验之一。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全面理解胸怀天下的丰富内涵,用世界眼光来谋划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全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扎实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全面理解“胸怀天下”丰富内涵,正确处理对外关系

  “坚持胸怀天下”回答的是我们党和国家如何认识和处理与世界的关系这个重大问题。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我们什么时候处理好了这个关系,党的事业就蒸蒸日上、蓬勃发展,什么时候在处理这个关系上出现了偏差,党的事业就遭受损失。当前,我国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大国崛起的道路注定不可能是一条坦途,我国推进大国开放面临的国际环境将更加复杂严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重要。

  坚持胸怀天下有着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理解。《决议》指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只要我们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不依附别人,不掠夺别人,永远不称霸,就一定能够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

  《决议》对“坚持胸怀天下”论述虽然文字不多,但内涵十分丰富。我理解,至少有下述几层含义。

  第一,要深刻认识我们党和人民事业是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觉把中国发展放到世界历史进程中去认识和把握。一百年来,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的前途命运和全人类的前途命运休戚相关,我们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二,要深刻认识独立自主与开放包容的关系,自觉从中国实际出发,吸收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用以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我们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的成功经验,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

  第三,要深刻认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自觉用世界眼光、全球视野谋划中国的发展。深入分析国际形势新变化,准确研判全球发展大势,充分利用外部世界战略机遇,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实现合作共赢。

  第四,要深刻认识我们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天下情怀,自觉为世界和平与繁荣发展不懈努力。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我国要主动承担大国责任与担当,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二、准确判断国际环境变化趋势,牢牢把握战略机遇

  孙中山先生说: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准确判断世界发展的趋势性变化,敏锐识别国际环境变化中的新机遇、新挑战,预见性采取应对举措,是做好“坚持胸怀天下”的基础。

  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贫富分化日益严重,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上升,逆全球化思潮上升,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国际环境深刻变化,机遇与挑战前所未有,从全球视野谋划我国未来发展,要重点关注如下趋势性变化。

  一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大国博弈空前激烈。全球格局呈现“东升西降”,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占比明显上升。其中,中国地位上升最为明显,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球比重从1980年的1.8%上升到现在的17%以上。尽管美国占全球经济总量四分之一的比重在近40年中基本维持未变,但中国与美国经济实力空前接近,今年中国GDP可能达到美国的四分之三左右。美国从维护其超级霸权的角度出发,把中国当作长期战略竞争对手。为了延缓中国追赶的步伐,美国全面对华遏制打压,舆论上抹黑,技术上遏制,贸易上脱钩,规则上围堵,企业上打压。从美国视角看中美两国关系,竞争是主基调,是利益之争、意识形态之争、制度与发展模式之争和霸权之争。不难看出,中美博弈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将长期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我们必须头脑清醒,丢掉幻想,保持战略定力,“乱云飞渡仍从容”。要以“两手对两手”,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以斗争促合作。同时,也要看到,中美两国利益深度交融,经济互补性强,仍然存在很多合作的空间。中美作为两个大国,需要共同合作来应对全球性挑战。习近平主席在视频会见拜登总统时指出,中美能否处理好彼此关系,攸关世界前途命运,是两国必须回答好的世纪之问。因此,必须从对世界负责的高度来妥善处理中美关系。

  二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推进,争夺技术制高点的竞争日益激烈。全球格局演变的历史告诉我们,重大技术进步是推动国际格局洗牌的根本力量,任何一个国家把握住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机遇,就可能脱颖而出,相反,坐失机遇,则会被时代抛弃。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再次带来战略性机遇。美日德法英俄等各主要国家都高度重视抢抓战略机遇,纷纷制定了支持技术创新的战略、规划、法案,实行手法各异的“产业政策”。例如,美国制定了《无尽前沿法案》,试图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抢占制高点。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形成了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是全球最大的信息通信技术(ICT)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成长出了一批数字经济大企业。但是,我国在高端芯片、系统软件、工业软件等领域还存在明显短板,面临“卡脖子”风险。我国要牢牢把握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战略机遇,打破技术封锁,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增强创新能力,释放创新活力,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得一席之地。

  三是低碳转型扎实推进,争夺绿色发展新赛道的竞争日益激烈。先行工业化国家大多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巴黎协定》的签署为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奠定了共识,刚刚在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第26次大会,进一步夯实了各国共同行动的基础。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向国际社会庄严宣布,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大国的国际担当。可持续发展从过去各国治理环境污染、修复生态为重点转入以低碳转型全球行动为重点的新阶段,全球性绿色低碳转型将扎实推进。实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各国都面临巨大压力,但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绿色发展新机遇,绿色技术、绿色服务、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需求,将为世界经济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也将为各国产业竞争提供新赛道。

  四是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加速调整,争夺规则主导权的竞争日益激烈。多边贸易体系运行不畅,世界贸易组织(WTO)改革提上日程,并成为大国博弈新平台。区域经济合作突飞猛进,从上世纪90年代不到20个,现在通报到WTO的超过500个,区域协定成为新规则制定的重要平台。电子商务、数字贸易、知识产权等领域的新规则呼之欲出。国际经贸规则从边境措施拓展到“边境后”措施,劳工标准等规则已经纳入全面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CPTPP)等区域合作协定。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中,少数国家热衷于拉小圈子,针对中国制定所谓“毒丸”条款。我国要高度警惕,避免被边缘化,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引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方向。

  三、坚定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鲜明旗帜,扎实推进大国开放

  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扎实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开放,必须发挥“坚持胸怀天下”的历史经验,正确处理好自身发展与兼济天下的关系。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做好自己的事”作为应对一切挑战的基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保持战略定力,加强战略谋划,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要经得起风雨,挡得住诱惑,自信但不自满,自强但不自大,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自觉履行大国责任,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鲜明旗帜,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新贡献。

  第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的要义在以我为主,基础是畅通循环,关键在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要用更加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支撑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要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整合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保障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稳定。

  第二,把握国际战略机遇,培育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先行先试作用,对标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大胆试、大胆闯,及时总结,复制推广,以开放促改革,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培育有竞争力的中资跨国公司,不断增强我国创新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三,自觉履行大国责任,塑造良好国际环境。

  坚持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强国际发展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加强双边合作,稳定大国关系,夯实周边合作。提高国际沟通能力、国际协调能力、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分享中国经验。

  (作者:隆国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