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足球网

图片
网站支持IPv6

移动版

无障碍版

微信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智库信息 > 广东发展蓝皮书

广东发展蓝皮书2022 | 第6期:全面推进广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2-08-30 11:32 来源:《广东发展蓝皮书·广东发展报告(2022)》 【打印】

  (一)落实落细数字化转型举措

  一是广东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的工作思路要从抓标杆示范向全面推进转变,工作谋划要更充分周密,措施落实要更细致到位。针对不同行业、产业集群等,应梳理形成一批数字化转型项目清单,进一步细化重点工作。针对不同区域,应提出差异化的支持政策,支持广深莞佛等珠三角地市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引领广东制造业数字化变革;将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来抓,在人才培育、资金支持、新基建等领域适当倾斜,缩小区域数字鸿沟。鼓励腾讯、华为等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积极在广东欠发达地区布局平台、项目,积极探索先用后付、按收益分成的“合约式”服务模式,服务当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二是各地市特别是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要参考借鉴数字化转型先发地区的经验举措,细化扶持措施,推动制造业数字化在南粤大地全面开花。本报告建议推广佛山做法,出台《佛山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若干措施》,设立专门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基金,拿出真金白银,从企业转型、产业转型、金融支持、供给能力、公共服务等多方面推出硬招实招;推广广州打造“1+2+N”集群数字化转型整体解决方案的做法,积极构建“云”上产业链和虚拟产业园,发展中央工厂、协同制造、共享制造、众包众创、集采集销等新模式,提升集群制造资源和创新资源的共享和协作水平;推广中山的做法,采取“政府政策+智能制造供应商+融资担保+产业链中小企业”和“1-4-2-3”①资源配置模式,充分发挥资本的“杠杆作用”,以政策“组合拳”推动产业集群产业链协同创新。

  (二)全方位多层次培育数字文化

  一是引导各类企业加快培育数字文化以加强企业成功转型案例的宣传推广,形成“自愿转、抢先转”的浓厚氛围。推广中山的做法,鼓励广大企业建立首席信息官(CIO),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管理水平。顺应数字时代变化,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机制,给予国企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其数字化转型积极性。二是提升领导干部“学数”“用数”水平,加强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将数字化基础知识与技术纳入各级公务员培训体系,推动领导干部强化数字化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培训,善于用数字化技术和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在推动制造业发展时做到心中有“数”。鼓励各地市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在线图书馆等,提供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体验、成果展示和测评孵化等公共服务。三是强化群众对数字化的认识。强化全民“数字化素养”教育,通过举办数字化应用展览、工业互联网技能大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强化群众对数字化的认识。引导广大群众注重自身数据管理、信用维护、隐私保护、协同共治等,使其成为数据的生产者、治理者、使用者、获益者。

  (三)积极探索建立工业数据交易流通机制

  一是制定完善数据资源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探索制定数据资源确权、开放、流通、交易相关制度,强化数据安全保护与治理。明确数据产权以及数据流通使用过程中的权责义务,建立健全数据生成采集、整合汇聚、确权定价、流通交易、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基础性规则。积极探索数权等前沿试点,认定一批示范性强的数权应用试点企业,谋划若干数权平台,推动数权经济发展,为我国抢占数字经济领域规则制定权做出“广东贡献”。二是强化数据采集。要引导企业加快部署传感器、射频设备、智能机器人等数字化设备,打通生产制造与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壁垒,强化数据高效便捷采集。推动工业设备数据接口开放互通,健全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加快工业数据的全面采集。加快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广东分中心建设,鼓励广大企业通过接入该中心实现数据资源合作共享,强化数据的采集、汇聚与应用。三是强化数据流通。市场流动规模是确立全球话语权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把广东建设成为全球数据交易最为活跃的市场之一。本报告建议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且具有准公共属性的广东数据交易所,并建立若干数据交易中心,鼓励数据资源合规交易、有序流通、高效利用。鼓励企业主导成立数据流通协会和联盟,建设各行业供应链、产业链数据流通、交易平台,加快行业领域可用数据资源归集与分析,实现工业数据的高效互通和汇聚共享。四是强化数据安全。探索制定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分级分类、安全防护、安全交换共享、安全评估等相关政策制度及标准,完善数据安全管理规划、办法、标准、措施、流程等,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助力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技术创新,为工业互联网数据交换共享提供信任体系解决方案。

  (四)大力推动边缘计算、数字孪生、工业智能互联网等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一是引导企业加强数字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龙头骨干企业积极抱团建设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集中力量突破芯片、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等领域核心技术。探索制定工业软件“首版次”应用的激励机制,如鼓励各地市推出专项支持资金,并鼓励广东保险公司借鉴中国人保山东分公司的做法,推出软件首版次质量安全责任险等产品,突破工业软件在推广应用初期的市场瓶颈。通过提高关键技术的供给水平,降低企业应用新技术的综合成本。二是引导企业积极应用边缘计算、数字孪生、工业智能互联网等新技术,以落地应用反哺技术革新。目前广东企业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等技术方面已取得较多突破,但在前沿技术上仍相对滞后。探索建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揭榜挂帅”机制,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立足个性化需求,积极应用一批新技术。如引导企业建设与应用工业智联网,推动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技术融合,促进智能制造向智慧制造转变。引导企业加快应用边缘计算、雾计算、认知计算等,将云计算的优势下沉到现场层。三是支持企业发挥其积累的丰富的经验优势,主动制定、实施先进标准,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和国际话语权,推动“广东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变。加快建立工业网络接入标准、数字工业设备接口标准及工业软件关键数据共享标准等,建立涵盖工业软硬件的互联互通标准体系,促进工业设备集成互联,工业数据互联互通。借鉴浙江等省份的做法,探索组建数字经济标准创新联盟,帮助企业加快数字经济领域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及推广。

  (五)通过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多种途径加大复合型数字化人才培育力度

  一是从义务教育入手。借鉴日本经验,将数据科学、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内容融入中小学教育,培养全民基础数字素养。在广东省内师范类学校设置中小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举办人工智能教育研修班,培育中小学数字化师资力量。二是从职业教育入手。将职业技术院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育载体,深化高职院校与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企业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广美的集团牵头20多家企业及商会联合职业学院共建智慧家电产业学院、华为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设数字化转型培训学院和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深圳市工业互联网联盟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工业互联网学院”等模式,鼓励行业龙头、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工业互联网联盟、行业协会与职业学院共建数字化产业学院,培育复合型人才。三是从高等教育入手。在大学开设智能制造相关专业以及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应用相关的级别认定课程,鼓励“信息技术+工程”双学位教育,支持打造工业互联网人才实训基地,开展多层次人才培训和实践活动。

  ①“1-4-2-3”是指企业首期支付不低于10%的设备投资额,粤财担保银行贷款不超过40%的设备投资额,余款分期支付20%的设备投资额,项目完工并验发政府奖补30%的设备投资额。

  (作者: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